每天一到學校,看見五餅二魚的大門,記起在愛中分享、永不匱乏。
走入校門,穿過愛與關懷門廊,邀請我去散播這愛與關懷。
每天一到學校,看見五餅二魚的大門,記起在愛中分享、永不匱乏。
走入校門,穿過愛與關懷門廊,邀請我去散播這愛與關懷。
進入厄瑪奴耳廣場,在思維雕像前
我們在感恩中靜思人生四問:我是誰?我從哪裡來?我往哪裡去?生命的意義為何?面對這四個問題,在生命的不同階段,我們會有不同的體會和答案。
這探尋的歷程就像口渴的小鹿尋覓溪水,當我們與真理相遇,
就會得到真正的滿足,真理會引領我們活出豐盛的生命。
進入校園,我們就踏上了大學之道:明明德、親民、止於至善。
邁步在大學之道中,我們需要身心靈全面的整合。
在博學之堂中習
博學之堂就是我們的圖書館和整體教學大樓,是我們最主要的生活與學習空間。從B1的洲際學習中心、國際教育文化中心到頂樓的國際教育發展中心,
我們奠定扎實的外語能力,學習國際議題的思辨、培養領袖素養。
五樓的愛之泉團輔室,是我們探索自我、與人交流的場域;
我們可以在心靈冥想空間中沉澱、反思、再出發。
學習的過程,我們藉由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精神在智慧之丘上攀升。
除了提升知性的境界,我們也參考社會心理學家Erickson的理論,
在生命教育步道上循著八階段的歷程成長。
為自己的誕生感恩(恩典)
跨出自己的生命步伐(呵護)
在遊戲中學習創造(嬉)
在群體中相互砥礪(群)
學習觀照自己、發展自我認同(觀照)
與人建立親密關係(對話)
追隨會祖的典範,以誠、樸、樂、毅的精神,
朝向成己達人,
活出整合而圓融的生命。(創造)
圓樓,表達生命的整全圓滿、天人合一,也就是我們生命追尋的最高境界。
我們感謝恩人與所有教職員工們為我們準備這樣美好的校園。
希望有緣的人可以在這校園中,被激勵、被滋養,
在平安與喜樂中,得到成長的力量。